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19年3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圣诞节,欧洲人吃饺子

2017-12-26 孔大人 美国华人

点“美国华人”蓝字加关注,ID: ChineseAmericans
一个客观、理性、包容的公众号


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。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打响。


战火的中心是一种美食。它关乎文化传统,更关乎民族尊严。


东起乌拉尔山脉,南至亚平宁半岛,横跨北海之滨,这些波西米亚的后裔、燕莎古国的子孙们,为了这个圣诞传统争得不可开交。


谁来做?怎么做?哪国的最好吃?


肉馅还是素馅?放糖还是放盐?


这些问题的答案,足以使友邻拔刀相见、挚友割席断交、眷侣含泪挥别。


万变不离其宗的,是这种美食不变的形态,还有东方古国的传奇。


没错,它就是饺子


波兰饺子pierogi


对数以百万的欧洲人来说,无饺子,不圣诞。


平安夜,吃到饺子才算。


这种饺子在波兰叫pierogi,乌克兰叫varenyky,俄罗斯叫pelmeni,立陶宛叫koldunai,斯洛伐克叫pirohy,德国有maultaschen……


面皮做法与我国类似。有的会加入鸡蛋。馅可荤可素。常见的有野山菌酸菜、牛肉洋葱、土豆芝士、西梅腌肉,等等。


包法有的很复杂,能做出复杂的花边。有的更像锅贴,有的基本就是个馄炖。最多的是简单粗暴的“港式包法”,或直接拿个塑料的板子两边合上。


做法可煎、可煮、可炖、可烤。还有外面裹一圈培根这种暴力吃法。


俄罗斯饺子pelmeni


德国饺子maultaschen


暴力饺子


每年圣诞节,有关饺子的角逐早已上升到国家尊严的地位。


例如,波兰饺子叫嚣“前苏联没有一个能打”。俄罗斯:“我就笑笑不说话。”


斯洛伐克则称“波西米亚正统在此”。捷克:“有种来趟布拉格”。


匈牙利广告:“欧亚之心的味道”。德国巴符州:“我们的饺子送汤!” 


巴尔干半岛:“前南斯拉夫什么都没有,就是饺子有100种吃法。”


意大利煮着ravioli笑而不语:爷爷就爱看你们装X。


圣诞饺子谁最正宗?这个问题固然存在争议。


但欧洲饺子是怎么来的?大家却一致同意:


马可·波罗从中国带来的!


马可·波罗的中国行记是否属实,仍有争论。但pierogi最早的记载,就与元朝同期。意大利ravioli在威尼斯第一次出现,就直指东方行商。


其实,更可能的是蒙古铁骑在踏破欧亚的同时,带来了食谱的交换。


人类的基因图谱里,就印着“吃货”两字吧。


没有席卷西班牙的摩尔人,就没有兼容并蓄的Tapas。没有奥斯曼围城维也纳,就没有酥皮新月的牛角面包。没有远赴日本的葡萄牙传教士,就没有鲜美脆甜的天妇罗。没有三国之争的连绵战事,就没有小米滩头的四川火锅。


历史的是非血泪,最终恩仇一泯,沉淀为舌尖的滋味。


为什么欧洲人圣诞节吃饺子?


还真是宗教原因。


历史上的罗马教廷纵然骄奢淫逸,却笃信圣诞节要从俭、清淡、“少杀生”。对广大群众来说,这好不容易过个节,又不让有点油水,有点过分哇。


机智的欧洲人(chī)民(huò),想到了流传已久的秘方:素馅饺子!自己家做的酸白菜、果酱、森林里采的野山菌、各种芝士、存了一年的腌黄瓜、野蒜头、全部派上用场,剁碎做馅。还能用黄油煎,再上各种调料,简直无肉胜有肉。


加上“鱼不算肉”这种设定,波兰出现了鲤鱼馅的饺子,意大利的ravioli也有海鱼风味……


平安夜(12月24号)“一切从俭”以后,圣诞节(12月25号)就可以穷奢极侈了。圣诞晚上,各种烤鹅烤鸭烤鱼烤肉统统上桌。


现在,欧洲圣诞节的宗教意味并不浓厚,而是全家团聚、回报社区的日子。肉馅的饺子也重新回到了餐桌。


与其“抵制洋节”,不如“中西结合”(🐶)


两次世界大战、苏联解体、欧盟成立,中东欧各国的人移居到各个角落。他们的圣诞饺子,也蔚然成风。例如在有着许多中欧、东欧裔居民的德国,圣诞节假期里吃一顿饺子的家庭不在少数。


今年我在一个德国小伙伴家里过节,就吃到了好几种饺子。平安夜,一大家人从下午开始就红红火火地和面、剁馅、包饺子。还做了含有牛辗子、大肘子、熏火腿、野鹿肉、大鸡腿等七种肉的酸菜大乱炖(Bigos)。


一瞬间,以为穿越到了东北。


做波兰饺子pierogi


“酸菜大乱炖”(Bigos)下锅


最让人惊艳的,是一种类似锅贴的波兰小食——Uszka。馅是山上采的野生牛肝菌。化了黄油,把碎洋葱煎成焦糖色,再放入饺子慢慢煎熟。牛肝菌的鲜味混入了香甜的面皮,配上野山菌熬的高汤,村里酿的秋收雷司令,美不胜收。


吃到的波兰“锅贴”Uszka


圣诞节吃饺子的传统,也随着移民传到了新大陆。在美国、加拿大的一些社区,还有自发的“饺子节”。


今年圣诞,美国国家广播(NPR)记者Carolyn Beans,回忆起了奶奶做的饺子。


“作为东欧裔、天主教背景的家庭,我家的传统就是平安夜吃饺子pierogi。平安夜晚餐是属于奶奶的东西。奶奶是完美主义者,饺子是她餐桌上明星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一丝不苟,绝对不能做不对。我们一大家人,圣诞节要准备上百个饺子。年少时,总觉繁琐,没有上心。


奶奶去世以后,我们试了一次又一次,一年又一年。无论再怎么做,都没有奶奶当年的味道。


无论如何,在我们四个开枝散叶的家庭,平安夜绝对不能没有饺子,不管味道怎样。


我想,奶奶会同意吧。”


NPR记者Carolyn Beans的平安夜


其实,土耳其的Manti、黎巴嫩的Shish Barak等等,也很像我们的饺子,同是他们斋月的美食。


也许,在人类文明的黎明时分,就有那么一大家人。他们收起一整年的奔波劳碌,坐在一起,和面、包馅、捏皮、煮水。火光照亮了他们疲惫的笑脸,一切寒冷与争斗,都拒在门外。


无论是冬至、春节,还是圣诞、元旦,只要吃饺子,还请大家掬上一杯酒,敬给天南海北的幸苦人们。


也敬给跋涉千里的驼铃商队、从古至今的团圆之家、人类共同的温暖之春。


在这样的春天里,那些心胸狭隘的狂徒,无处容身。





作者:孔大人

本文转载自“反吃瓜联盟”公众号(ID: NoMelonGroup)


打赏支持作者   长按二维码!


请读者广为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。其他媒体如要转载,请联络本公众号。

推荐阅读

回望2017,我们是未来的回声

十月的圣诞节:我无力购买时间,但我愿为你改写日历

美食 | 圣诞饼干做起来

商人总统——言而有信,一诺千金,Believe me!

本文由作者投稿,内容不一定代表“美国华人”微信公众号立场。


美国华人

客观、理性、包容

长按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微信公众号:ChineseAmericans

网站:ChineseAmerican.org

投稿、转载授权:editor@ChineseAmerican.org


点击下方
阅读原文 Read more

阅读“美国华人”精选文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